你也可以為八八水災作一點什麼...

八八水災發生過後,基地營工友一直保持關心,心裡也一直想著除了捐錢之外,還可以幫忙些什麼?後來在一些救災的網站與訊息之中,發現有團體在徵求具登山經驗的「登山志工」,希望前進當時交通中斷的村落,進行物資運送等任務,基地營工友當時一看到這個訊息,當然是馬上決定報名參加,並且廣發訊息給許多朋友們,看看是否有更多人可以一起到災區去幫忙的,結果,想不到在短短地一天之內,竟然找到四位朋友願意一起下去,其中還有一位也願意向公司請假一個星期,希望能夠在災區停留更久一點,希望能夠作多一點的幫忙,登山者的熱情,真是令人驚訝啊。

於是我們一台車共有四位山友,在8/14大夥下班之後,稍微整理了可能會用到的裝備之後,開著夜車連夜前往六龜。六龜之前的道路也已經柔腸寸斷,必須使用一條古老的舊路,穿過小隧道,以及河床的便道,才能抵達六龜。而路邊靠近荖濃溪沿岸的房屋,已經可以親眼目睹好幾棟就這樣掉在水裡面了。

抵達六龜,狀況倒是出乎意料的平靜,除了還沒有自來水之外,大部分的店家還是照常營業,而許多四傳動的吉普車隊也都進駐六龜了,街頭也友許多阿兵哥走著,稍微修息一下我們就前往世展會的工作站報到。

工作站已經堆滿物資,而負責指揮的一位督導,大致上跟我們說明了今天的任務,由於茂林沿線的產業道路都已經斷掉,我們的任務就是要運送物資到最偏遠的部落,多納村。說來也是冥冥中有緣份吧,茂林也曾經是多年前爬山曾經出入的部落,如今需要幫忙,更顯得義不容辭了。

後來陸陸續續也來了幾位登山志工,有的是專業的登山嚮導,有的是大專登山社的學生,有的是一般社會人士,有的像是剛從特戰部隊退伍的,穿著背心露出嚇人的肌肉,身上還背了一支開山刀,但是卻沒有帶著背負物資的大背包。

人員到齊之後,大家開車前往茂林地區的入口與物資集散中心~大津登山訓練中心,由於之後的路已經斷掉,要往茂林地區前進的大部分阿兵哥與物資都會先在這邊集結。之前就知道這邊有一個大津登山學校,一直沒有機會來,想不到第一次來就是這樣的場面。

清點大家要運補的物資,發現都是一些衛生紙、衛生棉、紙尿布、洗髮精等等的日用品,一開始還真有點不太能習慣,這些東西會很緊急嗎?不過既然部落的居民已經與相關單位通過表示缺少這些日用品,我們當然就是全力以赴囉。不過由於衛生紙的比重太輕,大家把背包都塞滿了,一個個看起來很嚇人的大背包,其實重量大概也只在二十出頭吧!心想,這樣的重量,一天快速來回應該沒有問題吧?

由於不清楚將要面對的路況,背包中還多帶了一些裝備,例如山刀、頭燈、吊帶等等,後來都證明不太需要,隔天就不再帶了,可以再增加揹負的空間與重量。

茂林風景區的收費大門已經被大水完全沖毀了,收費站旁邊的建築整個倒塌在水邊,原本寬廣的停車場早已不見蹤影,而之前的村莊,泥沙與漂流木淹了半層樓高,可以想像大水來時的驚恐情境,而當時已經有許多阿兵哥準備要幫居民清理這些泥沙了。

前往茂林村的省道有一大段已經完全消失,只剩下一大片的裸露山壁,我們必須沿著水邊和崩壁之前,往茂林村推進。有一些阿兵哥也奉命前來幫忙,據說也是要背物資到茂林村,不過他們竟然是用「登機箱」在背物資,沒有肩帶,只有細細的提把,再加上厚重的底盤和四個輪子,看他們背也不是、抱也不是、拖也不是,實在是太辛苦了!心中也不禁懷疑,我們壯盛的國軍,竟然連要怎麼背東西的裝備和知識都沒有?

在茂林超過他們之後,就再也沒看到這些阿兵哥了,直到我們完成任務要出來的時候。茂林村雖然交通中斷,不過部落裡的居民看起來倒還滿鎮定的,沒有太多慌亂的氣氛,也由於茂林一直有直昇機運埔物資,加上距離外界最近,物資應該相當充足,我們繼續往前推進。

中間陸續會經過幾個大崩壁,幾乎是只要有溪水的地方,道路就一定會被弄斷,好一點的是土石流淹沒路面,嚴重的則是連路基都不見了。我們一直沿著濁口溪前進,回想當年從濁口溪爬山出來的時候,她是如此的溫柔婉約,現在則是已經將河邊的主要道路吞沒不見蹤影,連河邊的房子也都倒在水邊了。

茂林過後先經過萬山部落,萬山之前就是一個超大的土石流崩壁,必須走過獨木橋才能抵達,背著重裝有點小危險,我們過萬山之後繼續往前,抵達多納之前的吊橋,由於從多納已經可以騎機車到這裡,我們就將物資卸在這裡,再由多納的年輕人騎摩托車來載。

回到大津,已經是傍晚六點了。

隔天再背一次,後來工作站那邊就說物資已經足夠,再詢問附近其他部落狀況,大致上都沒有太大問題了,我們這群「登山志工」就解散了。

回程時,大家好像都特別的心情好,大概是覺得能夠實際去參與救災,感覺很踏實吧!

除了基地營工友之外,秀真參與了南投當地小學的清掃,而七頂峰隊員致豪另外更號召大專登山社團,成立了一個救災的聯盟,也在日前前往寶來與荖濃等地,協助當地居民搭建水塔、水管等基礎工程,也同時幫當地居民照顧孩子,讓大人可以有時間去處理相關的重建事務,由於是自發性的自主力量,可以親自抵達第一現場,瞭解當地居民的實際需求,再尋求自己可以串連的資源,效果相當不錯。而下一步據致豪表示,可能會希望安排一些專業的心理輔導或諮商人員進去,希望提供居民一些心理上的支持。
如果友朋有對於致豪目前在進行的救災重建工作有興趣的,也可以在留言板與他聯絡囉!

其實台灣欠缺的應該不是錢吧,如果有更多人願意走出來,實際以行動、雙手去表達對於需要幫助的人的關心、善意與行動,相信大家彼此都會更有力量面對所有的一切。

用我們的雙手雙腳,一起參與吧!

沒有留言: